中国人饮食结构缺什么?查一查,看看你中招了没?(一)硫胺素
来源: 湖南慧泽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时间:2019/12/24 11:34:46

最近你是否经常感受到心脏周围疼痛,心悸、呼吸急促、便秘、不寻常的倦怠及情绪沮丧等症状?去检查却又找不到原因?请警惕,有可能你就患上了硫胺素缺乏症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报告,中国人口的营养不良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由于消费水平近几年的迅速改善,肉类和油脂类之前属于高端食品消费的摄入种类现在已经超出了居民膳食推荐比例的量。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 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 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 30%的上限。在居民平均营养素摄入量的统计调查中,可以看到有一个营养素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多,反而出现了倒退的情况,它就是硫胺素。

图片1.jpg



硫胺素


又称维生素B1或抗神经炎维生素或抗脚气病维生素。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粮谷类、豆类、 硬果、 干酵母、 动物内脏等。成人体内维生素B1总量约 30mg, 人体每日所需Vit B11.3~2.6 mg( 24h) 、男性1.2~1.5mg、女性 1.0 ~1.1mg,每摄入0.5mg的硫胺素就可以消化1000cal的热量。它既不是构成各种组织的原料,也不能提供能量,它的显著特点是不能在机体内合成,也不能大量储存,必须经常由食物供给,虽然生理需要量很少,但在调节物质代谢有不可缺少的作用。

timg.jpg

正常人群中,也可出现许多轻度的维生素B1缺乏,但容易被忽略。它的主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肌肉软弱无力,肢体疼痛和感觉异常,易浮肿,血压下降和体温降低。通过仔细研究病人的饮食情况及测定红细胞转酮醇酶的活性便可明确诊断。

 

它的生理功能是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等,缺少它会有患脚气病、神经性皮炎等的可能。成人每天需摄入2mg。它广泛存在于米糠、蛋黄、牛奶、番茄等食物中。虽然来源广泛,但硫胺素的缺乏已经成为一种现代人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的原因了。这是为什么呢?


硫胺素缺乏的原因

摄入不足 

食物加工方法致VitB缺乏。VitB很脆弱,它喜酸怕碱和不宜高温炸制,且若放置过久 , 遇到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均可被破坏;

饮食习惯改变:膳食以精米为主,很少吃带麸皮的粗粮;一起进食生鱼、 牡蛎和其它转体动物体内酶作用下 Vi t B1被破坏;如果你近期正在进行一些饮食调整,比如减重餐单、生酮餐单或者增肌餐单。那么你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摄入比例可能失调,如果来自脂肪的每4.184千焦 ( 1千卡)热卡与供消耗的Vi t B1毫克数比例低于0.3,则容易发生硫胺素缺乏症;所以减重人群尤其要注意自己的体感情况 

长期禁食、偏食、静脉营养者;

妊娠剧吐;

神经性厌食;

长期酗酒者。


人体需要Vit B1量增加 

过量体力活动、长期发热、孕妇、产后哺乳期、新生儿及喂养不当、老人,应激状态 、手术,甲状 腺毒症,经常处于紧张状态,饮茶和喝咖啡较多者。


吸收和贮存障碍 

慢性胃肠病 (长期慢性腹泻)、胃肠道肿瘤、胃肠道手 术后嘲、胰腺炎、慢性 乙醇中毒 慢性肝病AI DS慢性消耗性疾病、围手术期等。


维生素与抗生素 

抗维生素往往是一些与相应的维生素结构很相似的物质,它们干扰着维生素在机体内的代谢功能,使维生素无法发挥正常作用 。消灭微生物的药物都是抗维生素,如抗生素 、抗痨药物、化疗药物等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既抑制细菌或其它微生物而达到治疗效果 ,同时应补充相应的维生素,而防维生素缺乏症的发生。


其他 

某些治疗疾病的手段:①慢性肾衰患者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者,Vit B1摄入少而丢失多,肾衰本身无法解释的脑病,大部分为硫胺素缺乏所引起 ,应尽快补充 Vi t B1, 可使症状迅速缓解,反之则可能致死; Vi t B1是水溶性 维生素 ,而长期利尿又是心功能不全及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法,它的减少较其它水溶性维生素减少而显著。


维生素B1缺乏的临床表现

 Vit B1在体内的半衰期约为 9.5-18.5天 。Vi t B1一旦不足或缺乏,持续数周即可出现症状 ,甚至加重原发疾病的症状 。早期不典型表现 :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能力下降、精神萎糜 、 疲劳、食欲不振、心律异常、 便秘、气短、抑郁 、睡眠质量差 ,手脚刺痛感,这些往往不被一些人生所重视。认为是太累或者休息不够造成。而随着病程的延长,Vit B1的缺乏逐渐加重,变为更可怕的疾病脚气病、Wernicke脑病 ( WE)、Krosakoff综合征。

未标题-12.jpg


虽然维生素B1的缺乏已经如此常见了,但是万不可把其当中提高机体代谢及消除疲劳的万灵丹。如果选择开始服用一定要遵从营养师及医生的指导,在进行膳食结构调整的时候更加要选择考虑全面的营养补充剂。

资料来源: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2004, 2(12):8-11.

2】顾翠, 郭亚萍. 提高对维生素B_1缺乏的认识[J]. 中国医药导刊, 2008, 10(6):942-944.

3】蒋雨平主编临床神经疾病学1版.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9.40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版权所有:湖南慧泽特医食品有限公司

全国服务热线:4006-120-727

VIP服务专线:13548770977

联系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区麓天路28号五矿·麓谷科技产业园A4栋4楼

关注我们Focus on us
业务咨询Business consul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