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痛风,很多人应该都不陌生了,痛风是继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之后的第“四高”,它的幕后黑手是高尿酸血症。
痛风是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血尿酸增高,引发局部炎症反应并导致关节红肿热痛。
痛风是一种富贵病,之前常出现在中老年人身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出现尿酸高的情况,成为了痛风的后备军。
生活中对于痛风的谣言有很多,很多朋友纷纷进入误区,让自己这也不敢那也不敢的。
赶紧来看看吧!关于痛风的7大谣言,你中了几个?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尿酸高不痛就没事
“只要关节不痛,血尿酸高一点也无所谓。”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理解。这就大错特错了!
痛风的关键问题是高尿酸血症,如果不能及时控制,将导致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并由偶尔的急性转为慢性。
长期高尿酸血症还可诱发和加重糖尿病、冠心病、中风等,甚至导致肾脏疾病的发生。
降尿酸忌口就够了
有不少人觉得,痛风或高尿酸血症是吃出来的,只要忌口就够了。
然而,痛风专家告诉我们,体内尿酸有外源性,也有内源性的。
外源性嘌呤是通过饮食摄入的,只占尿酸总量的20%,而80%的尿酸来源于体内代谢;“吃”只是导致发作的外因,造成高尿酸血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尿酸排泄减少造成的。
所以,想降尿酸,只靠忌口是不够的,还要增加尿酸的排泄。
图片来源网络
痛风不能吃豆制品
不少患者认为豆制品里“嘌呤”多,因而对一切豆类、豆制品都敬而远之,这其实是错误的。
要知道豆类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属中等嘌呤食物,其嘌呤含量并不比猪肉高,在痛风的非急性发作期,大可不必忌口。
专家指出,在豆类中,仅黄豆的嘌呤含量较高,其余依次是五香豆干、豆皮、油豆腐、小油包、豆干、素鸡。
痛风患者倘若处于非急性发作期,是可以适当食用豆制品的;如果在急性发作期,则应当暂时禁食。
痛风发作就吃药
一旦牵扯到吃药的问题,一定要听医嘱,尤其是吃降尿酸的药物,它并不是在你发现自己的尿酸值超标的时候,就可以随便开始服用的,也不是在痛风发作或者关节疼痛难忍时补救式的服用的。
一般来说,急性痛风发作时服用药物是进行止痛和抗炎(不是降尿酸药物);而关节炎发作的间歇期是最好的服用降尿酸药的时刻。
服用降尿酸药物的正确方法,医生是根据患者痛风的不同阶段来决定服用规则、服用药量和服用频率的。
而不是你痛风发作就吃药,那么简单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只要痛风不发作时就放纵自己
许多患者在痛风发作难忍时,会遵从医生的医嘱,采取正规治疗,坚持用药,摒弃饮酒、高蛋白高嘌呤饮食等生活习惯。
但一旦病情好转或痛风长时间未发作,就放纵自己大吃大喝。
这是大错特错的,这种痛风不发作,却不一定说明痛风就好了。
如果痛风还出现关节炎结石,只要结石没有溶解,痛风一样还存在。
临床上许多患者常常因为这个错失了治疗良机,造成无菌性骨坏死以及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猛增,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手术能更快治疗痛风
当痛风患者的尿酸很高的时候,就算是用手术的方式把痛风石取出来,以后一样还会形成。
另外,手术之后的伤口很容易感染。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不建议手术治疗的。
久病成医
不管用在什么病,久病成医都是大错特错的。
长期的痛风患者都知道痛风需要用“秋水仙碱”来治疗,但却不知道秋水仙碱的在不同的阶段用量是很有讲究的。
可以说,凡是西药,都需要经过医生的指导再服用。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